一、安裝前準備
1.確認介質與工況
-根據現場環境選擇防護等級(IP65防水防塵設計,適用于戶外或潮濕環境)。
-若現場存在爆炸風險,需確認設備是否支持防爆功能(EC5100未明確提及防爆設計,需額外確認)。
2.檢查設備完整性
-核對設備型號(EC5100)、配件清單(如傳感器、電纜、固定支架等)。
-檢查外觀是否完好,無破損或松動部件。
3.準備安裝工具
-通用工具:扳手、螺絲刀、水平儀。
-特殊工具:若需開孔安裝,需準備開孔器(開孔尺寸138×138mm)。
-防護裝備:手套、護目鏡、防腐蝕服(氨水具有刺激性)。
二、安裝位置選擇
1.管道安裝要求
-液位高度:確保管道內液位始終高于傳感器較低感應位置(通常需高于400mm,避免感應偏差)。
-流速控制:若流速過快,需安裝三通減速裝置或減速閥,防止液體沖擊損壞傳感器。
-方向要求:液體應從傳感器下方進入管道,或從上方流入,避免從中間進入導致測量不穩定。
-緩沖距離:管道閥門或彎頭部分需預留至少30cm液體緩沖距離。
2.罐體安裝要求
-無需特殊加工,直接安裝于罐體側面或底部,確保傳感器全浸入液體。
-避免安裝在罐體死角或沉積物堆積區域,防止測量誤差。
3.環境要求
-溫度范圍:工作溫度0℃~60℃,避免惡劣高溫或低溫環境。
-防腐蝕措施:若現場有腐蝕性氣體或液體,需對設備外殼進行額外防護(如涂覆防腐涂層)。
-防雷接地:戶外安裝時,需做好引地裝置,防止雷擊損壞設備。
三、安裝步驟
1.固定安裝支架
-根據安裝方式(管道/罐體)選擇固定支架,使用螺栓或卡箍將支架牢固固定。
-使用水平儀調整支架水平度,確保傳感器垂直安裝。
2.連接傳感器與管道/罐體
-管道安裝:
-使用法蘭連接傳感器與管道,確保法蘭配對尺寸匹配(如ZG1"標準接口)。
-緊固法蘭螺栓時,按對角線順序逐步擰緊,避免漏液。
-罐體安裝:
-直接將傳感器插入罐體預留孔,使用密封圈或焊接方式固定,防止滲漏。
3.電氣連接
-電源輸入:
-AC220V±22V或DC24V可選,根據現場電源類型選擇。
-接線時確保正負極正確連接,避免短路。
-信號輸出:
-4~20mA電流輸出或RS485/232通訊接口,根據控制系統要求選擇。
-若需接二次表顯示,將24V"+"接密度計"+"極,電流信號"+"接密度計"-"極,并在二次表上短接24V"-"和電流信號端子"-"。
4.接地與防護
-將EC5100工業在線氨水濃度計接地端子與現場接地系統連接,確保接地電阻≤4Ω。
-若現場有腐蝕性液體,對電纜接頭進行防水處理(如使用防水接頭或熱縮管)。
四、調試與校準
1.通電檢查
-接通電源后,觀察LCD顯示屏是否正常啟動,顯示濃度值、溫度、時間等信息。
-檢查電流輸出信號是否穩定(4~20mA對應濃度0%~25%)。
2.零點校準
-將傳感器浸入純水(濃度0%),按校準鍵進入零點校準模式。
-等待顯示屏穩定后,確認零點值是否準確(通常應接近0%)。
3.量程校準
-使用已知濃度的氨水標準溶液(如10%NH?·H?O),將傳感器浸入溶液中。
-按校準鍵進入量程校準模式,輸入標準溶液濃度值,等待顯示屏穩定后確認量程值。
4.溫度補償設置
-進入設備菜單,設置自動溫度補償范圍(0-99.9℃)。
-使用溫度計驗證設備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是否一致(精度±0.1℃)。

五、驗收與運行
1.功能測試
-模擬濃度變化(如注入高濃度氨水),觀察設備是否及時響應并顯示正確值。
-檢查繼電器輸出功能(高低點報警、滯后設定),確認報警信號是否正常觸發。
2.數據通訊測試
-通過RS485/232接口連接計算機,驗證數據是否能穩定傳輸至監控系統。
-檢查數據記錄功能,確認設備是否能自動存儲歷史數據并生成報告。
3.防護等級驗證
-模擬防水防塵場景(如噴水測試),檢查設備外殼是否滲水或積塵。
-驗證IP65防護等級是否達標。
六、安全注意事項
1.個人防護
-安裝時佩戴手套、護目鏡、防腐蝕服,避免氨水接觸皮膚或眼睛。
-若不慎接觸氨水,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,并就醫。
2.操作規范
-嚴禁帶電插拔電纜或傳感器,防止電擊或設備損壞。
-拆卸傳感器清洗時,輕拿輕放,避免膜片碰撞或損壞。
3.環境限制
-禁止在高壓(>5MPa)或易燃易爆環境中使用(除非設備明確支持防爆)。
-避免設備長期暴露在陽光直射或高溫環境中,防止元件老化。
七、維護與保養
1.定期清潔
-每季度清潔傳感器表面,去除附著物(如污垢、藻類),使用軟布擦拭,避免刮傷膜片。
-檢查電纜接頭是否松動或腐蝕,及時緊固或更換。
2.校準周期
-建議每6個月進行一次零點與量程校準,確保測量精度。
-若現場工況復雜(如濃度波動大、溫度變化頻繁),可縮短校準周期至3個月。
3.備件管理
-儲備常用備件(如傳感器、密封圈、電纜),確保故障時能快速更換。
-定期檢查備件有效期,避免使用過期或損壞的備件。